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第20240145号提案
用活兰考“音乐经济”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一、现状
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兰考县共有各类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219家,全国民族乐器90%以上的音板都产自兰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产品主要有古筝、古琴、琵琶、阮、扬琴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以及音板、架子、码子、贝雕等配套产品。年产销各种民族乐器70万台把,音板及配件600万套,年产值20亿元。从业人员1.8万余人,民族乐器产品产量占全国的40%。有焦桐、中州、君谊、琴昇、祥音等30多个知名品牌。可见,兰考与乐器相关的音乐经济在兰考县作用不容忽视。2024年是兰考县“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兰考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因而,兰考盘活现有资源,发展音乐经济,可以助推兰考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音乐经济产业链条不完善
兰考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短板和不足,如配套产业发展不够、服务设施不完善、产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这限制了兰考音乐产业的发展。
(二)技术引进和创新不足
兰考的音乐产业在技术引进和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无法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销量后续乏力。
(三)互联网利用不足
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兰考的音乐产业的发展对互联网的利用并不充分,传统线下思维固化,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相对乏力。
(四)乡村音乐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尽管兰考地区在推动乡村音乐经济发展方面已有所行动,但效果并不明显,农民收入提升空间有限,经济效益转化率较低,与农民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对于兰考丰富的乐器资源和文化,目前的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未能充分有效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消费。
三、意见建议
(一)发展“音乐+旅游”,引领文旅新潮流
2023年旅游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结合兰考民族乐器之乡的地方特色,可以采取“音乐+旅游”的模式,利用现有音乐小镇资源,在扩大音乐小镇的影响力,规划一条集音乐、文化、旅游、购物、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音乐文化旅游路线。小镇可以定期举办音乐节、音乐会等活动,完善音乐主题的农家乐、乡村音乐节等,通过发展乡村音乐产业,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小镇可以与周边景区合作,形成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兰考音乐旅游项目的发展。
(二)盘活其他乐器资源,挖掘现有乐器产业的潜力
兰考作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之乡,拥有丰富的乐器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筝一种乐器销售量就占六成以上,除了古筝之外,兰考还有古琴、琵琶、阮、扬琴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的乐器,然而,这些乐器的知名度和销售情况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进一步推动兰考乐器产业的发展,建议政府宣传部门加大对其他乐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这些乐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举办乐器展览、组织音乐会等形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APP等,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乐器,从而促进销售和产业的发展。
(三)利用“互联网+共享就业”模式,推动直播带货和灵活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兰考可以借助这一趋势,通过培训和引导,让更多的当地居民参与到直播带货中来。这不仅可以推动电商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同时,通过“共享就业”的模式,一个主播可以为多家乐器厂家的产品直播带货,可以将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
(四)借鉴淄博、哈尔滨模式,策划热点事件,引爆音乐经济
兰考可以借鉴淄博、哈尔滨等地的成功经验,通过策划热点事件来引爆音乐经济。例如,可以举办全国性的音乐赛事、音乐论坛等活动,吸引国内外音乐家、专家学者等参与其中;还可以借助热点事件,如《罗刹海市》来营销兰考音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兰考的音乐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商机和资源。此外,还可以通过与知名音乐人合作、打造音乐IP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兰考音乐经济的发展。
(五)完善产业链条,发挥上下游产业的协同效应
兰考的民族乐器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的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例如,上海民族一厂的搬迁可以为兰考带来更多的古筝包、古筝板材、古筝支架、古筝琴码、古筝画板、古筝纸箱等需求。围绕这些需求,兰考可以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提升投资效率,避免盲目投资,而且要不断完善产业链的相关服务。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与扬州、苏州、徐州等地区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销量。
(六)“音乐+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之一,而音乐则是一种具有很强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产业。将音乐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兰考在引导支持当地农民组建音乐团体、举办乡村音乐节、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已积累了不少实践,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相应提升,但是经济转化率还有可提升空间。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兰考乡村音乐“动起来”,政府可以组织这些音乐社团在不同乡镇、不同村进行“巡演”,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联系到周边各县的乡镇进行“巡演”,增加兰考乡村音乐经济的转化率,同时还能够吸引外县游客前来兰考体验和消费。
(七)大力发展展会经济,在兰考桐花节期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乐器展
展会经济是一种高效、直接的经济交流和推广方式。兰考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乐器展。展会可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乐器生产商、经销商、音乐家等参与,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和交易的平台。通过展会,可以展示兰考的乐器产品和音乐文化,进一步提高兰考的音乐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展会还可以带动兰考的旅游业、餐饮业和服务业发展,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兰考泡桐资源丰富,而泡桐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优质材料。当地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也成为黄河流域特色产业的典型。从高质量发展角度看,该产业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也很有价值,众多民族乐器的制作和销售,让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播。同时,兰考民族乐器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可以为黄河流域其他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
兰考县宣传部、科工信局、商务局、文广旅游局、堌阳镇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第20240145号提案的答复
范慧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盘活“音乐经济”助力兰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回复如下:
一、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振兴。
一是强化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打造集直播、培训、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集中展销乐器产品和电商产业,对入驻的电商企业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以及品牌培育、检测追溯、营销推广、人才培训、摄影美工等全流程服务。二是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累计提升改造16个乡镇、104个村的120个电商站点服务功能,全县115个脱贫村的服务覆盖率达100%。运用项目资金建设2000平米的电商产品共享仓,免费供电商物流企业使用。整合电商产业园内的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对入驻商户给予运费优惠支持,着力完善电子商务“生态圈”。持续深化与阿里巴巴、抖音、快手等官方公司的合作,争取在人才培养、作品创作、流量扶持等方面的帮助。三是强化电商从业人员技能提升。通过“电商培训+特色产业+网络直播+网红基地”的创新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支具有电商培训、电商运营、网络直播实战经验的培训团队,围绕我县家具、古筝、古琴等特色产业开展垂直性、精准性、实用性电子商务培训,今年以来完成电商普及培训2060人次,针对电商企业、农民合作社、电商协会、创业青年等开展直播电商培训4期,完成电商直播精准培训600余人。四是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依托现有涉农研发机构及龙头企业,制定农特产品的种植、养殖、生产的统一流程和标准,特别是红薯、蜜瓜、乐器等特色产品,在整体包装、文案、设计中突出兰考县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拼搏兰考区域品牌。在京东、天猫、品多多、抖音等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建设“兰考县特色馆”,建立标准统一、品牌突出、流通可溯的农特产品数据库,让消费者实现“量化选产品、放心用产品”,大幅提高本地农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
一是加大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谋划建设高水平的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力争每年培育1-3家本土特色农业品牌项目,用3到5年的时间打造国家级、国际化的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抱团发展,打造更多网销品牌。
二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结合“人人持证”定期开展电商实操培训,壮大有专业证照的从业人员规模。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打造兰考特色产品统一公共品牌,建设“兰考县特色馆”,提高本地农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拓展销售渠道,促进村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建设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力争1年内日分拣量达到30万件的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范慧敏委员,我们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回复不足之处,望给予指正。
联系单位:兰考县商务局
联系电话:0371-26996322
2024年9月20日
兰考县宣传部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240145号提案的答复.pdf
兰考县文广旅游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240145号提案的答复.pdf
兰考县堌阳镇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240145号提案的答复.pdf
兰考县科工信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240145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