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
打印 【字体:

九区黄河十八弯最后一湾景点介绍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

来到兰考,大家心里可能有这样的疑问:兰考的“三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过去兰考为什么那么穷?毛主席为什么先后两次到兰考视察黄河?兰考的百姓为何到现在仍念念不忘焦书记?

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就得从大家面前的这条黄河说起。

黄河原来不流经兰考。800多年前的1171年,黄河在河南原阳改道后,开始呈东西向流经兰考北部。由于泥沙淤积严重,兰考段黄河虽然只有25公里,却是决口最多的地段之一。历史上黄河共决口1590多次,在兰考决口就多达143次。近代以来,黄河最大的一次决口,即铜瓦厢决口,就发生在兰考境内。铜瓦厢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军事和经济重镇,金庸《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里多次提到的那个铜牙城,就是铜瓦厢,就位于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清咸丰五年,即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河水在冲积扇上自由漫流,随意摆动了20多年后,才最后形成了现在的黄河河道。在兰考,黄河也由原来的东西流向,变为现在的南北流向,然后折向东北,在山东注渤入海。也因此在东坝头这里形成了九曲黄河入海之前的最后这道弯。由于这里常年大河顶冲,东坝头形势极为险要。上个世纪的1901年和1933年,黄河还先后在这附近的四明堂和南北庄决口。

黄河在兰考的多次决口,其结果就是风沙、内涝、盐碱三大灾害的形成。正因为黄河的不断决口与河道的来回摆动,在兰考这个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地方留下了一条又一条黄河故道和断堤、废堤。断堤、废堤和村庄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大风口,冬春季节5到7级的大风十分常见;黄河故道上的黄沙随风起落、堆积下来,又会形成大面积的风沙地和一个个移动的大沙丘;夏秋多雨,坑洼不平的土地上,到处积水,形成了难以治理的内涝;这里冬春天旱,涝地里的水蒸发后,又形成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兰考大的风口就有80多个,风沙地36万亩、涝地24万亩,还有26万亩的盐碱地,而当时兰考的耕地面积不足一百万。

严重的“三害”,导致了数百年来兰考老百姓的极度贫穷。走投无路的兰考百姓,不得不携家带口外出逃荒要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般年景,有40%-50%的人要外出要饭,受灾年份,常常达到80%以上。1913年兰考通火车后,“蹬大轮”扒火车成为兰考人外出要饭的主要选择。当时,“兰考的,大爷”曾全国闻名。相信大家看过电影《1942》,那年河南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上百万的河南人被饥饿、浮肿、夺去了生命。而兰考是河南的重灾区之一,这里不仅有旱灾,还有内涝、盐碱,甚至蝗虫。所以,电影中那一幕幕的逃荒景象,正反映了兰考百姓真实的生存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的水患问题。对河患严重的兰考十分关心。所以,毛主席于1952年和1958年两次到兰考视察黄河。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来到了东坝头黄河,考察了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的这个地方。然后,毛主席从我们身边的东坝头险工1坝一直走到杨庄险工地段的9坝。在离开黄河的时候,毛主席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1962年,焦书记来兰考工作,那个时候是兰考“三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全县90%以上的土地长不成庄稼,粮食平均亩产只有43斤。没有办法,百姓只能成批地外出逃荒要饭。

面对无情的天灾,面对多重的困难,焦书记义无反顾,忍着肝痛、背着干粮、拄着棍子,与“三害”调查队一起,长途跋涉5000多里,追风口、探流沙、涉洪水,寻找治理“三害”的科学办法,并和群众一起,一身水、一身泥的挖水渠、抬胶泥、压盐碱。焦书记拼上老命,大干了一场,生生救活了无望中的几十万兰考人的生命,而自己却被活活累死。焦书记虽然走了,但却树立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永恒的精神丰碑。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时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直到今天,在兰考大地上,当你碰见一些老人,一些大字不认一个的农村老太太,一提到焦书记就会潸然泪下。记得在清明节,有一个老大爷,在给焦书记上坟时这样说,“焦书记,您是县委书记,放着那么好的日子不过,陪着俺兰考人受苦。临走的时候,连一个白面膜都没让您吃上,连一碗面汤都没喝……俺兰考人对不住您哪!就这样,焦书记永远活在兰考人民的心中。

一转眼,50年过去了,兰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兰考人民引黄灌溉,化害为利,过去的风沙、内涝、盐碱地再也找不到了,昔日黄河边上百万亩的三害土地全部变成了丰收的良田。目前,兰考县已成为全国粮食主要生产基地,全国小麦、棉花、油料生产百强县。对岸的黄河湿地每年都会有大雁、白鹭、天鹅、丹顶鹤等270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在那里栖息繁衍。站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伟与壮观,更可以感受到九曲黄河万里沙的雄浑与辽远。现在,黄河已经真正成为造福于兰考人民的一条金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