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丨红色连环画:《焦裕禄》②
打印 【字体:

1962年12月,党派焦裕禄同志到自然灾害严重的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焦裕禄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种泡桐,与严重的自然灾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用生命树起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铸造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召开县委常委会,带大家一起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

焦裕禄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带大家一起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在武装斗争年代里,兰考县的干部和人民同敌人英勇搏斗,前赴后继。其中有一个区,曾经在一个月内有九位区长牺牲了。兰考的土地上,曾洒满了烈士的鲜血……

县委领导班子转变了思想,一个改造兰考自然环境的计划被制订了出来。

县委领导班子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英勇地站了起来,坚定地树立了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不久,一个改造兰考自然环境的计划,即在三五年内战胜灾害、改变兰考天地的计划被制订了出来。

焦裕禄代表县委庄严地宣誓,要带领兰考人民战胜自然灾害。

在写给开封地委的报告上,焦裕禄代表县委向党作了庄严的宣誓:“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带领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

焦裕禄不顾肝病,亲自带队调查兰考的“三害”情况。

焦裕禄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决心亲自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由干部、老农、技术员组成的“三害”调查队出发了。焦裕禄有肝病,同志们劝他不要参加,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亲自带队出发了。

焦裕禄带领同志们,冒着猛烈的风雨查风口、探水流。

风越大,雨越猛,焦裕禄查风口、探水流的革命干劲越足。他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流最有利的时机。同志们在他的鼓舞和带动下,也个个精神百倍,斗志昂扬。

焦裕禄冒雨前进,在洪水中观测水流流向。

他要把洪水的来踪去迹摸个一清二楚。此时,暴雨已经连续下了七天七夜,他说:“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他冒雨前进,在洪水中观测水流流向。

焦裕禄蹚着洪水,画出水的流向图。

不顾狂风暴雨,不顾天寒水冷,焦裕禄在洪水激流中,画出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当他们来到一个大队时,大队的支部书记吃惊地问:“一片汪洋大水,您是咋来的?”焦裕禄扬起手里的棍子,笑着说:“就坐这条船来的。”

焦裕禄没有休息就拿出水的流向图,帮助大队干部解决了水涝灾害问题。

大队干部们让他休息一下,他却拿出水的流向图,告诉他们该在哪儿开条河,该在哪儿挖条沟,这样几个大队的水都能排出去。焦裕禄把工作做得深入、细致,帮助这几个大队解决了水涝灾害的关键问题。

焦裕禄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冒雨离去。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大队支书要给他派饭。焦裕禄说:“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说着大步向风雨中走去。

焦裕禄忙到深夜,为了不打扰群众,他直接睡在了地上。

有一次,他在几个村里深入各队调查研究,赶到生产大队时,已经是深夜。队干部要借张床给他睡,他坚决阻止说:“群众都睡下了,不要麻烦人家,弄点草在地上铺铺就行了。”

一春又一夏,调查队顶着风沙,蹚着激流,走了五千多里,终于查清,全县有大小风口八十四个、大小沙丘一千六百个,就连纵横全县的河流和遍及各地的涝洼碱滩数量也摸得一清二楚。这使全县抗灾部署有了更扎实、更科学的基础。大家更觉得方向明确,信心十足。

来源: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