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9号建议的答复
打印 【字体:

对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9号建议的答复

聂顺朝代表: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提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兰考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微信小程序为切入口,建成兰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集宣传、学习、活动、志愿服务于一体,为“用户点单、中心派单、团队接单、群众评单、活动晒单”提供全流程支撑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群众愿意去、能找到的精神家园。

阵地为基,做群众的“娘家人”。一是全域建设基础型阵地。不断整合综合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各类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在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分中心3个、实践所16个、实践站463个,实现县、乡、村三级的全覆盖。2021年4月,我县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兰考县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为县委直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具体负责志愿服务项目的孵化和开展。二是持续延伸功能型阵地。在健康、生态、森林、精神等10个公园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文化驿站、文化书屋打造成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整合党史馆、文化交流中心、焦裕禄纪念园等7个红色教育场所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打造27所乡村少年宫(含8所乡村复兴少年宫),形成兰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的雏形。三是拓展布局线上云阵地。“兰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小程序”)上线“实践阵地”模块,全面展示建设成果,方便群众了解中心建设情况和具体位置,导航功能清晰明了,真正通过线上使得阵地从“空中”落地、贴近群众。

以服务为本,做群众的“贴心人”。一是精细需求,针对服务。结合《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和《开封市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方案》,“小程序”上线“心愿墙”模块,实现由群众自主发布自身需求,让“点单”随时随地、没有局限,形成“需求菜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规划、项目谋划提供更充足的依据;同步上线“点单服务”模块,由志愿服务团队以“心愿墙”为纲,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走访,发布“服务菜单”,与“心愿墙”遥相呼应、环环相扣,让“点单”“派单”“接单”实现“零时差”“云交易”,实现“评单”与群众需求完美契合、“晒单”充分体现管理效能,发布兰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满分榜”。微信小程序累积发布活动达250余次,1200余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5500余小时。二是精心部署,贴心服务。以敲门、上门服务的方式,谋划“一懂两爱”“泡桐花开 爱心妈妈”“晒被子·送温暖”“平安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细化、精准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基础和保证,打造成兰考县开展志愿者“上门服务”的品牌。三是精准下单,全面服务。每月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工作任务“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出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清单,派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志愿服务队,“小程序”全方位展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风采,让群众可以参与、能够看见,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日用而不觉。2023年以来,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受众达3.8万余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40余场,参与人员5000余人次,受众人员4.1万余人次。

以激励为辅,做群众的“守护人”。一是健全礼遇机制。为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力和热情,兰考县持续完善志愿服务礼遇机制,出台《兰考县志愿者褒奖制度》,“小程序”上线“积分商城”,上架兰考县特色农产品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创产品,志愿者可使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的积分兑换相应的礼品。二是强化培训赋能。完善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制度。邀请志愿服务领域专家谭建光、徐本亮、李华伟等到县开展培训活动,提高项目策划运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年对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中心管理人员、文明实践志愿者骨干组织进行不少于2次集中培训,同时定期对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新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每季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和交流研讨会,定期组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骨干力量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先进地市实地考察交流,2022年举办第一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交流活动,优选43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并予以扶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目前已开展培训16场,培训各类志愿服务人才2万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志愿者相关专业知识、拓宽志愿服务方式和效能,志愿服务队伍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三是表彰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营造崇德向善的志愿服务新风尚,兰考县每年在3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12.5”国际志愿者日、三级干部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举行志愿者表彰和好婆婆、好媳妇、兰考好人评选,表彰志愿者先进、兰考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2.7万人次。给予高度的政治礼遇,给予交通、医疗、餐饮、补贴等基础性礼遇,为专业救援公益组织捐赠1万元救援物资;通过政府购买志愿服务的方式进一步保障志愿者权益,例如“爱心午餐”“乡村振兴 文明践行”等志愿服务项目,既有针对性服务的群体又充分保障志愿者及团队的利益。

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真抓实干、创新创造、精心精细,全面推进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

一是深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依托人文乡村建设专项行动,2023年计划每个乡镇(街道)先行选取1个行政村(社区)作为试点,将文化大院、幸福照料中心拓展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实现与妇女儿童、青年、养老、文化文体等活动场所共建共享,真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群众的“服务站”。

二是持续优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坚持用好“兰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这一重要抓手,细致梳理志愿服务队伍架构、引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精心落实志愿服务褒奖激励机制,形成“线上+线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管理新模式,让志愿服务“活”起来、“动”起来。依托兰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群团分中心,拓展打造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探索构建农村“为老”志愿服务体系。孵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定期到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开展文艺活动,关心关爱老人;健全为老服务机制。依托文明实践基金,持续推进“夕阳爱心食堂”志愿服务项目,成立“夕阳红”、“巾帼”、青年志愿服务队,为辖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提供关爱服务,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三是不断培育孵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巩固拓展“一懂两爱”“筝乐育苗”“德孝天下·情满桐乡”“衣旧情深 爱心捐助”、“小垃圾 大文明”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成果,继续深化“筝乐育苗”“焦桐传声”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为抓手,注重挖掘、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孵化“仪园春”“平安来敲门”“村花播报”“助学支教 逐梦学堂”“墨香兰考”等志愿服务项目,使得我县志愿服务活动具有精准性、主题性、连续性,逐步形成项目,再演变为品牌,引导志愿服务团体树立项目思维、注重品牌效应,打造“中国·兰考”特色志愿服务。

联系单位:兰考县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371-26992007

2023年7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