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徐庆勇委员:
您提出的“ 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 建设美丽乡村要规划先行”的建议。《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兰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兰办[2018]17号)都对乡村建设规划进行了具体说明。今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豫发〔2018〕1号),我县编制完成了《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项目、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走在前列。
《规划》中“科学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部分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多规合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化进程。优化乡村规划编制体系,以兰考县城市总体规划、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指导,高标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建立“多规合一”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将村庄规划纳入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全域空间开发数字化管控和项目审批核准并联运行。
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出台《兰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兰办[2018]17号)在重点工作第五部分加强村庄规划管理中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也进行详细说明:建立乡镇政府领导、村委会为主体、村民广泛参与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积极推行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注重多规合一,做好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充分衔接。突出地域特色,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注重保持乡村田园风貌,结合区域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建设基础、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地方民俗风情,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实用性美丽乡村规划,2018年底完成8个精品示范村和130个人居环境改善村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底完成10个精品示范村和151个人居环境改善村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剩余160个人居环境改善村的规划编制。
您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要尊重民众的意愿”的建议。
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基本原则部分明确:——坚持农民主体、维护权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在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部分指出: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保障村民权益。明确村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鼓励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结合村庄实际,将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推进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激发村民自愿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内在动力,实现乡村振兴。
您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要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建议。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
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定,夯实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继承、抵押、担保、有偿退出等权能,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和实现形式,逐步消除“空壳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采取股份合作、产业联动、定向帮扶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力争到2022年实现全县每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
您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要打造乡村干部队伍”的问题。《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部分指出: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坚持“三有三带”标准,拓宽选拔渠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利用农村干部培训中心,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施集中轮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实务技能培训,持续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动计划,充实村干部后备人才库,到2020年每村至少培养储备50周岁以下村级后备干部3-4人。健全从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乡镇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机制。建立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全覆盖。
《兰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兰办[2018]17号)在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部分指出:加大整合培训资金力度,由科技、农林、人社等部门分别制定培训方案,进一步提高兰考县高级技工学校、兰考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公办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每年年初和年中组织各乡镇(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2018年计划开展各乡镇(街道)分管副职和具体负责人100余人次;2019年计划开展各乡镇(街道)具体负责人和乡村规划建设协理员1000余人次;2020年计划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协理员、村支书和村主任1500余人次。
您提出的“ 美丽乡村要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规划》指出: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保障村民权益。明确村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鼓励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结合村庄实际,将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推进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激发村民自愿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在动力。
您提出的“ 美丽乡村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问题。县政府印发《兰考县农业农村工作奖补方案》(兰政[2018]16号),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道、污水管道及坑塘、绿化、亮化等建设内容明确了奖补标准和资金申请下达方式。《兰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兰办[2018]17号)在强化政策支撑部分明确指出:一要建立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从七个方面争取求、筹措、整合资金。二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服务方式转变,创新信贷产品,探索开展“美丽乡村贷”。三要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积极推广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采取整县整乡(镇)打包或城乡一体的模式,倡导 “ 三捐”(捐款、捐物、捐劳力)和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乡村振兴。以上举措的顺利实施为建立健全了资金投入体制,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资金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加大投入,健全组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广泛宣传,强化督导,推动实现“天更蓝、水更绿、交通更畅、农民更富、环境更美”的近期工作目标,奋力开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