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延迟小学下午放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是党和政府回应社会关切,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矛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实事。2021年7月县教体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兰教体文〔2021〕130号),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我县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并对课后服务工作提出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学校为主。学校要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针对确实有接送困难的家庭,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各项制度,确保课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二)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要遵循学生及家长意愿,是否参加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三)公益惠民。课后延时服务应坚持公益性、非盈利性原则。根据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性质,坚持成本补偿原则,可由政府和家长共同负担服务成本。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和有特殊困难家庭子女要提供免费服务。
(四)公开透明。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局属各学校要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宣传,加强正面引导,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各中小学校要向社会公开课后服务工作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收费标准等事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课后服务对象是有服务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本校在读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
(二)服务时间。课后服务一般在上学日下午正常放学后进行,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家长需求和季节弹性确定。
(三)服务内容。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正常放学后的看护、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具体课程活动安排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不得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服务程序。学校要建立健全“家长自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课后服务工作制度,在充分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立足需求,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收费事项、安全措施等,并主动告知学生、家长。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组织家长代表全过程参与,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建议,推进各方面信息公开,规范和监督课后服务工作。
文件还要求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原则上以学校在职教职工为主,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主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尽可能满足学生、家长的不同需求。广泛动员学生家长、退休教师、高校优秀学生、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提供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服务。严禁有不良记录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建立完善课后延时服务经费保障制度,采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财政补贴等方式筹措经费,建立课后服务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向参加课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发放适当劳务报酬。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并取得相应的劳务报酬。及时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县教体局将一如既往为兰考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努力做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兰考县教育体育局
2021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