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jtj/2020-00036 | 失效时间 | |
发文机关 | 县教体局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表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时间 | 2020年08月17日 |
表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表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内容: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补短板、提质量、促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办学差距,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全部达到了省定办学标准。 一、健全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 1.实施规划引领。在《兰考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的基础上,按照“豫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兴战略支点、全国知名红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休闲城县。”的城县定位和中心城区规划为“一环两轴、三带四心、四片区”的产业定位要求,编制《兰考县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全县每一个乡镇(街道)的义务教育学校都必须按照省定标准建设,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建设不断加力提速。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兰考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经常听取教育工作汇报,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实地了解全县教育现状,指导教育工作。 3.强化督查问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职责的通知》,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与县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坚持每三年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一轮综合督导评估,对学校硬件建设和日常管理进行督查问效。 4.保障教育经费。将义务教育经费在县财政预算中单列并予以保障,教育经费实现了“三个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比例达到4%。各项教育经费管理规范,使用合理,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 5.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均衡发展过程中,我县以建设标准化学校和创建规范化学校为契机,大力实施扩优治薄“六大工程”,助推学校华丽蜕变。一是实施学校建设工程。按照“统筹规划、一校一案、分层推进、整体达标”, 三是保障改善办学条件。2016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17717万元,实施改薄计划和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9年,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投资7000多万元,对13所小学进行了新建、改扩建,其中12所已完成,只有坝头镇张庄小学正在建设当中(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1.0608亿元,对56所薄弱学校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4.5亿元,新建、改扩建产业集聚区航海路中学、陇海路小学、星河中学、惠民小学。2019年,县政府投入1450万元,对新接收的原中原油田两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维修改造,解决学位3000个。二是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程。三年来共撤并32所办学规模不足100人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新建学校11所、改扩建学校208所。将县城区学校整体纳入旧城改造规划,新建航海路中学、陇海路小学小学,将星河中学和惠民小学整合为九年一贯制,解决县城区学校办学空间小、用地不足等问题,增加学位8000个;同时,开展学校周边闲置地调查,分类扩充运动场地108个。三是购置图书仪器设备。2016年以来,全县共投入6979.87万元为各中小学校购置图书、仪器、体音美器材,配备功能教室。四是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大信息化投入,改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理化生实验仪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装备得到改善,有力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投资20234.67万元在中小学建设计算机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建成县级网络直播互动教室平台1个,乡级网络直播互动教室平台16个。已建成3个乡镇12所学校“一校带多校”应用试点。4个试点“腾讯智慧校园”应用工作已经开展。全县宽带网络接入率100%,多媒体教室建设已完成245个,占比100%。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学生应用率分别为49.50%、39.80%。五是实施校容校貌综合提升工程。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从校园绿化、安全、卫生、和管理四个方面,开展中小学校容校貌综合整治提作,促进学校综合能力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六是实施营养改善提升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273所农村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2018、2019年两年,营养餐投资12722.8639万元。2020年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为271所,投入资金7198.8659万元。同时,投入1641万元装备餐厅设备。开展营养餐改革,自2019年开始全部转为供餐模式,提供营养午餐,制定每周5天营养食谱,确保学生能够吃上可口的午餐。借助“互联网+”,开展“明厨亮灶”建设,让家长对校园餐饮食品安全“可体验、可参与、可监督”,确保了校园餐饮食品安全。目前,创建省一级食堂11所。 二、狠抓队伍建设,推动均衡配置 1.全面落实待遇。县政府出台了实施绩效工资的规范性文件,县教体局制定了农村教师补贴标准,各中小学制定了考评细则和实施方案,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保障教师待遇。 2.合理配备教师。按照省定标准,足额配备了中小学教师,并向边远学校、农村学校倾斜,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师补充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外地优秀教师反乡、农村特岗教师招聘等形式为各中小学校补充优秀教师。2014年-2019年共招聘特岗教师1372人,2019年面向社会招聘教师330人,外地回调45人,全部都被充实到教学一线。 3.加强师资交流。进一步补充完善《兰考县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将学校的督导评估和目标考核结果与校长、中层干部奖惩任用相挂钩,实施校长竞争上岗和定期交流,调动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积极性;建立常态化的教师交流机制,采取多元化培训、对口帮扶、“送教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合作机制,选派城区学校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定期到对口学校支教,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师资差距。 4.加大培训力度。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每年县财政全力支持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施名校长工程,每年对校级领导班子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培训,2019年,我县在广州举办两期教育管理者培训班,培训118名校长、副校长;实施教师梯级发展培养工程,建立了骨干教师、县级名师培养推荐体系。2015年来,先后推出了县级名师310人,县级骨干教师851人,省级名师46人,省级骨干教师441人。 三、规范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劝学控辍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及教育部门业绩考核。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净入学率小学100比%。中学均达到99.99%。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99.13%,初中三年达到99%。每学期开学督导和每年综合督导,都将学生课程开设、减负、阳光体育活动列入督导内容。要求所有学校严格按照省定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并按规定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分重点校和重点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禁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每年度开展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达到92%以上。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 1.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省厅“两为主,四统一”要求,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做到了应入尽入,接收率100%。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都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组织留守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学习,并组织学生与父母视频通话、电脑聊天。班主任老师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关心照顾。 3.关怀三类残疾儿童。投资130万元,将特殊教育学校搬迁至油田福利院内。配齐教师,拨足经费。各中小学无条件接收三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全县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3.50%。 4.落实高中分配生比例。我县初中学生参加中招考试,按县教体局统一安排,分配生按比例分到学校。2016-2019年省级示范高中分配生比例分别达到50%。 5.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对贫困村和贫困学生高中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小学、初中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对高中贫困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给予学习奖励。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五、推进均衡发展,创建成效显著 1.率先完成城区中小学超大班额治理工作。2017年,我县将一高两个老校区转为义务教育学校,将原兰阳街道东街小学搬入兰考一高原东校区,兰阳北街小学分流出一部分到兰阳街道原东街小学;在原一高西校区新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济阳学校;合并兰阳街道一初中与二初中,将桐乡街道裕禄小学一部分分流到原兰阳二初中;扩建惠民街道航海路中学和惠民小学、兰考县星河中学。当年,我县县城大班额问题已经完全化解。为确保化解工作任务如期完成,教体局成立了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制度,倒排化解工期。县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相关难题。全县农村中小学大班额教学班也已基本消除。 2.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4月份以来,兰考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按照小学生每天、初中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午餐,制定每周5天营养食谱,确保学生能够吃上可口的午餐。 3.真正落实全面发展育人理念。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教育工作。全县各学校以文化校园创建为载体,通过经典诵读、国学教育、“一校一主题”、乡村青少年宫建设等措施,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改善德育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加强学生智育工作,开展了名师评选,强校带弱校活动,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4.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得到较好落实。家长学校建设全面铺开,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成立家长学校,真正落实课堂、教材、教师、课程等。各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事务,推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确保广大学生家长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架起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的有效沟通桥梁。 5.环境育人成效显著。为全县部分中小学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并联网县“110”指挥中心,学校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加强中小学文化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美育工作为抓手,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校社团建设为基础,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校园创建氛围。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我县惠安中学多次在省青少年足球杯比赛中获奖。
兰考县人民政府(盖章) 2020年6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