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昏县
古县名。东昏名由自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东巡经此,우雾四塞,命其地曰东昏,汉初因以名之。治所在东俘城(今兰考县城东北8公里朱场村西南)。县属范约在今兰考县城关、三义赛、爪营、东坝头、谷营、仪封等地。西汉武帝置县,属陈留郡。新莽时改称东明县,东汉复称东昏。晋初废县,南入浚仪,北入济阳。宋建隆四年(963年)重建,称东明县。东昏县临黄河连接豫鲁,为东西交通必经地,黄河险区之
甾县
古县名。治所在葵丘(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地,在今民权县林七乡孙庄村,又名旧县集)。县属范围约在今民权县部分地区和兰考县堌阳阎楼、小宋、孟察、葡萄架、南彰、张君墓等多镇。春秋时为戴国地,郑取戴后改名谷城。秦时,因此地多灾年,故名甾(音同“灾”)县,属砀郡。西汉属梁国。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称嘉谷县,东汉光武帝处复称甾县。东汉建初八年(84年)改名考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