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443~505) 字文通,南朝济阳考城人。淹幼年孤贫好学,沉静不喜交游,文章出众。初为南徐州从事,后随宋建平王景素到兖州,因广陵令郭彦文案入州狱狱中淹上书,情恳意切,景素见其才华横溢,举为南徐州秀才,对册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后随竟素至荆州。时少帝即位都有失德,景素专据上疏咸劝,因此举事,淹屡谏。竟素不纳。及镇京口,淹为镇军参军事,领南东海郡丞。后因与竟素意见不合,贬为建安吴兴令。
升明初,齐帝辅政,闻淹才华,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不久,荆州刺史沈攸之作乱,淹纵论形势,为高帝赏识,军书表记皆由淹起草,相国建补记室参军事。建元初,又为骠骑建安王记室,带东武令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旋迁中书侍郎。永明初,迁骁骑将军、掌国史,出为建武将军、庐陵内史。三年后,还为骁骑将军兼尚书左丞。随即以本官领国子博士。少帝初,以本官兼御史中丞。遂弹劾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绩、护军长史庾弘远。随后郡守、大县官长多被劾治,一时吏治大为改观。明帝即位,淹为车骑临海王长史。迁冠军长史,加辅国将军。出为室城太守,仍为将军。四年后,迁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不久改任秘书监。齐和帝中兴二年(501年),以秘书监兼卫尉,遂拔为冠军将军,仍为秘书监。不久兼司徒长史。中兴元年迁吏部尚书,二年转相国右长史,仍为冠军将军。
梁武帝天监元年,淹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其年以疾迁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侯。天监四年卒,武帝为其素服举哀,谥“宪伯”。
江淹少时才思敏锐,以文章称著,有梦笔之说,晚年政务繁忙,文思哀退,时人称之“江郎才尽”。江淹一生著述百余篇,自题为《前后集》、《齐史志》,另有清人所辑诗赋《江文通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