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头镇
东坝头镇:在兰考县西北,西北临黄河。乡人民政府驻东坝头村,故名。1949年属雷集乡,1958年属爪营人民公社,1975年分爪营人民公社部分村建东坝头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面积77平方公里。乡境在黄河大堤两侧,地势西高东低。南部多沙土,北部多淤土。有兰(考)坝(东坝头)铁路专用线和通往兰考县城的公路。东坝头村西有渡口可达封丘。1952年和1958年毛泽东两次到此视察黄河。村北杨庄小学内有毛主席视察纪念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坝头村:黄河东岸数条大坝汇聚此地,故名。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堤坝被黄河水冲断,称东坝头,后以护裹河堤为坝建村,起村名东坝头。
栗场村:大约300年前,有姓栗一家在此居住,故名栗场村。1949年与程场、朱场、贾寨归爪营乡,1952年合并到朱庵村,1963年单列,1964年与张庄、长胜合并到张庄行政村,1965年与贾寨合并行政村,1975年与贾赛分开,单列行政村。
卞庄村:清朝清乾隆年间,卞姓在此居住建村,故名卞庄。
雷集村: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河身北滚,淹没王理集村,李、翟、肖、文等8户人家从王理集迁此建村,后筑寨防外患,取“胜利之意”起村名“得胜寨”。后来雷姓在此起集,改得胜寨为雷集。1949年后废,至今称雷集。
前雷集村:清朝咸丰年间,部分村民从雷集迁此建村,因位于雷集南,故名前雷集。
后雷集村:清朝同治年间,部分村民自雷集村迁出,在村北1华里处又建村庄,故名后雷集
雷新庄村:清朝咸丰年间,雷姓从今黄河大堤北4华里处的雷集迁此建新村,故名。
朱庄村:清朝咸丰年间,朱姓从黄河西梁寒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
高寨村:清朝咸丰年间,高姓自今黄河大提北1华里的清得村迁此建村寨,以姓定村名。
陈庄村:清朝咸丰年间,陈姓迁此定居,以姓定村名。
杨庄村:清朝咸丰年间,杨姓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
王小庄村: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儿户王姓村民自今黄河大堤北4华里雷集村迁此定居故名王小庄。
韩庄村:清朝乾隆年间,韩姓在此建村,故名韩庄
李庄村:清朝乾隆年间,李姓在此建村,故名李庄
南北庄村:清朝乾隆年间建村,因村庄南北长,东西窄,起名南北庄
小南北庄村:清朝光绪年间,部分村民由南北庄迁此建村,故名小南北庄
崔庄村:清朝嘉庆年间,崔姓在此建村,以姓定村名。
长胜村:古时该村有很多柏树,故名长青清道光年间,朱姓与孙姓迁此建村。清咸丰年间筑寨,取平安吉祥之意,名长安寒,后取胜利之意,名长胜赛,后简称长胜。长胜村原在黄河滩区纸坊村的南面,后遭遇水患迁此
小寨村:约在清咸丰年间,部分村民从黄河滩区的大寨、梁寨迁此建村,当时因村较小,故名小寨
双井村:清朝乾隆年间,张姓迁此居住,后李、王二姓同时迁此,并排在此挖了两口饮水井,建村后故起名双井。
段庄村:清朝乾隆年间,段姓在此建村,故名
朱庵村:清朝嘉庆年间,一朱姓逃荒到此处搭段庄。草庵居住,人称朱庵,后逐渐成村,仍称朱庵。
孟房村:清朝咸丰年间,孟姓从大堤北孟坊迁此建村,仍取村名孟坊,后演变为孟房。
霍庄村:清朝咸丰年间,霍姓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
魏庄村:清朝乾隆年间,魏姓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
张庄村: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张姓迁此建村,故名张庄。后张姓全部外迁,现仍称张庄。
官庄村:该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以姓定村名,时名张寨。清朝咸丰年间,该村张姓出一治水官员,主管河南的水利工程,故将该村改名为官庄
军李寨村: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李姓从堤北迁至堤南建村,因李姓先人曾在寿州为官,号称白马大将军,故得名军李寨。
冯庄村:清朝咸丰年间,冯姓在此落户,建村后故名冯庄。